五角新闻

 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栏目导航

  “这几年,小昆村在整村改造后被越来越多人看到。刚好村里在发展文旅,希望有年轻人把文化带回来,所以去年我就自告奋勇回来助力了。”在浙江绍兴嵊州长乐镇小昆村,房屋依山而建,一处装修古朴的小楼里藏着上万册图书。曾在上海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当地人陈益锋是藏书小楼的主理人,他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名字——“天玑书院山长”。  小昆村坐落于浙江“绍兴第一高峰”西白山主峰南侧,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...

2025年3月14日,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无愁村,六(安)潜(山)高速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,与绽放的春花、起伏的山峦、错落有致的民居等交相辉映,构成一幅大别山腹地美丽乡村画卷。近年来,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串联起大好河山,为乡村旅游和促进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让山区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,成为美丽乡村的一张新名片。

2025年3月9日,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来榜镇清潭村,公路犹如玉带蜿蜒延伸,与民居、梯田、山峦等交相辉映,勾勒出一幅大别山腹地和美乡村壮丽新画卷。近年来,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大力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打通山区群众出行通道,一条条“四好农村路”串联起村庄、产业基地和景区,为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夯实坚定的基础,成为群众的致富之路、幸福之路。

连日来,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油菜花迎春绽放,盛开的花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花,他们悠然漫步在花田中,用相机定格美好瞬间,感受春日美好。  “我在网络上看到了昭平镇江口村盛开的油菜花很漂亮,特地和朋友过来玩,朋友们看到油菜花都很开心。”游客朱女士说。  “我今年一共种了53亩油菜,主要品种为丰油730,种植油菜管理方便,还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,经济效益高。贺州市半土半沙的土质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...

初春时节,走进江西省龙南市渡江镇的油菜花种植基地,千亩油菜花肆意绽放。极目远眺,金黄花海与四周的乡村房舍相互交融,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田园风光画卷。  油菜花种植基地内,金色的油菜花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,花浪层层翻滚,闪烁着迷人的光泽。花田内游客们悠然漫步,或是用相机定格美好瞬间,或是三两成群谈笑风生,沉浸式感受春日花开的美好。  “我在网络上看到了渡江镇盛开的油菜花,今天特地来这边游玩。这边...

  在广西贺州市南乡镇良怀村西溪寨,西溪森林温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“泡汤”。“春节以来,我们店的收入有四五千元左右,比我在外务工强多了。”在西溪寨开了一家土特产店的潘凤近日受访时说。图为游客在西溪森林温泉“泡汤”。韦佳秀  摄  近年来,贺州市充分发挥“中国温泉之城”等品牌效应,不断探索“天养、康养、医养、食养、颐养”等“五养”融合发展模式,“周末到贺州泡温泉”已成为不少广东游客的休闲习惯。 ...

2025年2月4日,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,错落有致的农家乐,连绵起伏的山峦、蜿蜒畅通的公路与山巅皑皑白雪等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大别山腹地美丽乡村新画卷。近年来,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凭借地理条件优势,将高山“清凉”气候资源与乡村风光、红色文化、特色美食等深度融合,把“冷资源”做成“热产业”,通过激活闲置农房院落,发展农家乐、民宿,服务赏雪和避暑游客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。

“山西是北方汉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数量最多、风貌最完整、集聚度最高的省份。”31日,山西省住建厅总经济师郭玉斌表示,该省坚持保护为先、利用为基、传承为本,坚持以用促保,加强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。新闻发布会现场。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 当日,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、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“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郭玉斌介绍,截至...

  冬日午后,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坡荷乡中山村内,妇女身着黑色古朴服饰,唱起高亢嘹亮的山歌。  位于中越边境的那坡县,生活着约5万“黑衣壮”。“黑衣壮”是壮族的支系,他们长期居住在大石山区,生产生活都沿袭传统的族群习俗,服饰、山歌等民俗文化至今保存完好,尤其擅长唱山歌,被称为壮族的“活化石”。  那坡壮族民歌曲调多变,富于抒情,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***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中山村正是那坡壮族民...

推开药商博物馆的大门,探寻国药发展历程;再一脚踏入孔庙,“回”古时的慈城走走看看……近年来,浙江宁波慈城古县城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研学路线,今年已吸引7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体验,游客量较去年翻两番。  古人云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。慈城古县城作为宁波的“港源城始”,拥有7000年的文明史、2500年的建城史及1200年的县城史,形成了建筑、慈孝、耕读、药商四大特色文化,丰富的内容成为周边研学团队的...

  61岁的詹本宣在四川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生活了大半辈子,不仅是这个小山村的村民,更是推动整个村庄产业发展的带头人。他眼中村子的转变,是从“种树”和“修路”开始。图为春风村产业带头人詹本宣。高嘉琪 摄  大约20年前,当大多数村民还在为生计发愁时,詹本宣率先意识到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性。他决定带领大家种植李子树。  起初,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尝试抱有信心。村干部们“干给农户看,带着农户干”,不仅...

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